1、牛角挂书,拼音是niú jiǎo guà shū,意思是比喻读书勤奋。出自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。
2、成语典故:密以薄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,按辔蹑其后,曰:“何书生勤如此?”密识素,下拜。问所读,曰:“《项羽传》。”因与语,奇之。归谓子玄感曰:“吾观密识度,非若等辈。”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,玄感举兵黎阳,遣人入关迎密。
牛角挂书的主人公是谁哪个朝代的
1、隋朝,李密在杨素经过的路上故意把书挂在牛角上,冲向杨素的车架,从而得到杨素的青睐。一路借此卖名,最后坑死了杨素的儿子,也坑二次征高丽的杨广一把。
2、“牛角挂书”的主人公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中的瓦岗军后期领袖李密。
3、李密主上本是北周和隋朝贵族,而到了他这一代时,已经衰落了。凭借着祖上的荫庇,李密大概在15岁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个武职,在隋炀帝宫里当差。有一天,隋炀帝看到李密后,觉得这少年天性太活跃,怕他在宫里惹事,就将他赶出宫去。
4、于是李密回家放牛为生。不甘心就此潦倒一生的李密,一边放牛一边发奋读书。一天李密听说缑山住着一个叫包恺的饱学之士,于是刘骑上一头牛前去求教,牛背上铺着用薄草编的垫子,牛角上挂着一部《汉书》,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《汉书》。
牛角挂书讲述了哪位名人的故事
1、隋朝的时候,有一个叫李密的人。他原本出身贵族,但后来家境没落了,只好到宫廷去当侍卫。
2、有一次,隋炀帝回宫时,看到在当值的李密。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李密,然后问身边的一位大臣:“那个侍卫是谁”
3、大臣回答说:“他是已经去世的蒲山公李宽的儿子,名叫李密。”
4、隋炀帝继续说:“我看他总是东张西望,以后别让他在宫里当侍卫了。”
5、这位大臣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,他觉得如果直接赶李密出宫,会让李密很难过。于是,他对李密说:“我觉得你非常有天资,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凭才学来获得官职,而不是做一个每天管理琐碎事情的宫廷侍卫。所以,我希望你能多多学习,不要把时间花费在一些没用的事情上。”李密听了这位大臣的话,很受鼓舞。于是,他回到家里,专心致志地读书。
6、一次,李密听说包恺先生在缑山,就想去拜访。他用蒲草做成鞍,放在牛背上,骑着牛出发了。
7、为了能抽空看书,李密把一套《汉书》挂在牛角上,一只手拉着牛绳,一只手翻书阅读,看得十分专注。路上的行人都被他这种奇怪的行为吸引住了。此事被传为佳话。